在中国广大人民的心目中,地主一般都是与尖酸刻薄、压榨这一类名词挂钩,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地主中也有对于我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部队身陷重围,危急时刻,就有一位地主曾经挽救解放军于水火之中,只身一人说退了数万国民党大军,为我党革命保留下来了珍贵的火种,他就是胡之杰。
1、迫在眉睫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的野心越来越大,面对克制与希望避免内战的共产党,蒋介石不断命令部队挑衅,国民党军也不断越界,开始进攻解放区。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调集了将近30万大军,挥师进攻中原地区的解放区,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展开剩余89%当时我党在中原地区仅有6万余人的部队,为了保存实力,我党决定战略性放弃部分解放区,迅速撤退转移与突围。
在中原大转移的背景之下,中原解放军的第一旅被留下作为断后掩护部队,第二旅则被伪装成中原军区司令部,吸引敌人大部队的火力,分担第一旅的压力。
国民党军队被这股部队吸引,穷追猛打,第二旅旅长吴诚忠与政委张休学则智计百出,率领部队边撤边打,带着6000余人暂时摆脱了国军的追兵,于7月18日来到岳西县冶溪镇,暂作休整。
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敌人,独立第二旅的阻击任务非常繁重,战士们本来就已经非常疲惫,来到冶溪镇,解放军依旧对百姓秋毫无犯。
很多战士由于过于劳累,搭好营寨后便倒头睡着了,甚至有些战士等不及搭寨,累得直接倒在大街商铺两旁睡去。
当地的大地主胡之杰见解放军与其他任何一支他见过的军队都不同,面对百姓秋毫无犯且纪律严明,对他也是彬彬有礼,于是便主动让出自己家中的房屋供将士们休息。
二旅的临时指挥部便设置在这里,旅长与政委都不敢休息,在临时旅部继续研究着部队的下一步行动方针。
本来吴诚忠于张休学打算让部队在此休整一天便继续开拔,但由于战士们长时间行军的疲惫,第二天很多人仍旧没能恢复过来。
吴诚忠于心不忍,便决定再让战士们休息多一天,20号再行军。然而就是这一天之差,让当地的国民党特务探听到了我军的行踪,7月20日一早,国民党整编72师就已经在天亮前占据了冶溪镇各个要道,将解放军重重包围。
国民党整编72师属于川军派系,有3万人,第二旅只有6000余人,而且国民党军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我军甚至才刚刚休整完毕,连作战准备与预案都还未制定。
这样的情形可谓是十万火急,迫在眉睫,国军随时有可能对我军发动歼灭战,政委已经着手准备突围的事宜,旅长吴诚忠已经在烧掉机密文件,做好了牺牲准备。
听闻解放军的境遇后,胡之杰这位地主站了出来,他主动找到了旅团的领导,并向旅长保证他能够帮助解放军度过这次危机。
2、特殊地主
胡之杰祖上世代居住于冶溪镇,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所以传下来他的家产也不少,胡之杰在当地的声望与风评都非常不错,只要他愿意,甚至可以一辈子安安稳稳的在这个小镇度过。
但年轻时胡之杰清楚当时中国还有千千万万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也是一位爱国青年,早年间胡之杰也非常积极主动报效祖国。
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他参加了武昌起义,并任川军第一师师长,本来他以为只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就能拯救中国,归到了蒋介石的麾下后他发现现实在是存在太多不可抗力因素。
胡之杰的军旅生涯可谓是坎坷异常,由于不是蒋介石的嫡系,加上蒋介石热衷于任人唯亲,胡之杰参军多年在军中的职位不升反降。
国军军中的风气也是腐败横行,派系林立,胡之杰本人过于正气,与国军军中的氛围格格不入。经历了漫长的国军生涯,胡之杰觉得这与他当时的理想背道而驰。
在国民党中郁郁不得志的胡之杰一气之下只得解甲归田,回到自己的家乡冶溪镇,当起了自己的富家翁,放弃了自己救国救民的想法。
本来若是没有解放军来到冶溪镇,胡之杰的一生可能就在这田野乡间,平凡地度过了。但是解放军的到来让他重新燃起了对于这个国家与青年的关注。
解放军中的氛围、军纪与军中青年人对于国家的热忱无不打动着这位曾经的热血青年,此时的解放军面临着灭亡的危机,胡之杰决定挺身而出,挽救这些青年人,也为国家救下一批革命与建设的火种。
同时也是因为解放军的宽厚,即便撤离也不忘记保护这位富家翁,特意留下了一个排的兵力避免胡之杰遭受到兵祸之苦,胡之杰被解放军诚心所打动,决心帮助这支部队。
3、说服大军
古有著名的“烛之武退秦师”,而现如今胡之杰也要以只身之力,退数万国民党军,不得不说这是非常具有胆魄的。
胡之杰的自信就在于,这支国民党整编72师的指挥官傅毅与祝顺鲲,都曾经是自己的学生,而且一直都对胡之杰抱有敬意。
当然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不要说是师生之情,有时候为了升官进爵,父母、亲友也是可以出卖的。
胡之杰也有被自己学生出卖的风险,毕竟这是为共产党的部队说情,学生可以以通共的罪名将他抓起来。
幸运的是,胡之杰是真正的从自己学生的角度出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为他们分析了当前的国共局势,指出他们所率领的部队也就是川军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而国共两党之间已经势同水火,一旦他们的部队与解放军交火,他们必然要承受巨大的损失。
蒋介石是不会心疼他们这些非嫡系的队伍的,损失了也不会为他们补充兵力,所以72师如果此刻与这支部队开战,虽然是以多打少,但自己的队伍必然越打越少,甚至到最后番号都被撤销,指挥官们也会变成光杆司令。
保持中立,静待变化对于在国民党派系边缘的川军来说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胡之杰现身说法,加上学生对于老师的敬重,终于说服了72师的指挥官网开一面,给被围的解放军一个机会。
72师也不可能公然放跑解放军,这样会受到蒋介石的责难,所以通过胡之杰作为桥梁,传达了包围圈东边会故意放松警惕,让解放军突围。
于是在包围战中,双方心照不宣地表演了一场特殊的战斗,炮火轰鸣双方却无一人伤亡,解放军也顺利地从镇子东边突围。
胡之杰孤身入敌营,损失了自己的人情不说,冒着通共的罪名危险前去劝说自己的学生。
而他帮助的仅仅只是认识不过几天的一支人民解放军队伍,这可以说是非常伟大的。
而人民解放军也彰显了自己独特的魅力,这支队伍让胡之杰认识到其中的不同之处,这是真正的人民的军队,属于人民的政权。
与其说是胡之杰拯救了解放军,不如说是胡之杰拯救了自己,他在这支军队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一样的热血、一样的热爱祖国。
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胡之杰再也不能在自己所钟爱的军队下效力,但是他还是决定在这些代表祖国未来的年轻人身上努力一把。
一直以来,外国人对于我国的民族凝聚力与家国情怀非常的好奇,因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这样子近乎全民的爱国情怀。
虽然中国内部也存在着内斗与自我消耗,但是只要一有外敌入侵,不论是多大矛盾的党派还是种族都会暂时搁置争议,一起驱除外敌。
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家国情怀,熔铸在中华文化5000年的历史之中,面对任何的威胁,我国依旧会迎难而上,奋勇抗击敌人。
真理永远都只在国家实力之上,而国家实力永远建立在爱国的人民之上。很多时候正是因为无数的胡之杰,他们可能有着自己的私心,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但面临家国大事之际,他们也会倾其所有,只是为了国家的强盛。
就像当年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般,地主、资本家、工人等等一切力量都可以因为家国情怀被团结起来。
很多时候在国家大义面前并不以出身论英雄股票配资门户网,胡之杰也是这无数人之中的典范。
发布于:天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