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拍握拍法第二十六次改进,笔者命名为两线两面控柄法加三点一面控板法。
所谓两线两面控柄法,食指拇指纵向压住拍柄正面,第一关节压住拍柄左卡槽;
食指第三关节横向顶住拍柄背面,第二关节压住拍柄右侧,第一关节压在拍柄正面,虎口顶住拍柄左侧。
如此握拍,拍柄的正面、背面、左侧、右侧四个方向,都安排了发力手指,控制拍柄前后左右上下转动,就易如反掌。
所谓三点一面控板法,则是指无名指与小拇指并列,放在拍板背面中轴线上,中指放在拍板背面左边线上,拇指第一关节压住拍柄左卡槽。
拇指、中指、无名指三个手指的第一关节的三个点,就能控制整个拍面。即三点一面控板法。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用反手反拍攻球或者反手用正拍防守接球,三点一面控板法之无名指需要置换为小拇指,而且小拇指不再与无名指并列,需要将小拇指右移到拍板背面右侧中部,无名指仍然放在拍板中轴线上,即变成中三指中置式拇指、中指、小拇指三点一面控板法。
展开剩余74%前者属于中三指左置式三点一面控板法。
两线两面控柄法加三点一面控板法,意思是该两种握拍方式必须同时使用,不可单独使用。
该握拍法将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五根手指和虎口的位置和作用全部进行了分工,可以说没有一根手指不用干活,而且每根手指的分工非常明确。
虎口是指掌杠杆发力的后支点和转轴,拇指是指指杠杆的后支点和转轴。
虎口中指杠杆、拇指中指杠杆主要负责向上和向下发力;
虎口无名指杠杆主要负责向前、向左、向右发力;
虎口拇指杠杆主要负责向右发力;
拇指中指杠杆和拇指小拇指杠杆主要负责向左、向右发力。
该握拍法完全符合笔者提出的握拍法的七个要素的要求。
其一,球拍的握拍柄长为中柄握拍;
其二,球拍的前后俯仰拍型与角度,由拇指和中指负责控制和调整,可以调整为任意角度;
其三,球拍左右倾拍拍型与角度,由拇指和无名指、拇指和小拇指负责调整和控制,可以调整为任意角度;
其四,球拍拍尖朝上与拍尖朝下拍型与角度,由虎口、拇指、中指、无名指控制和调整,可以调整为任意角度;
其五,发球握拍和接球握拍拍型,由五根手指和虎口共同调整控制,可以满足发球需要,也可以满足接球需要;
其六,攻式接球握拍与守式接球握拍,由五根手指和虎口共同调整控制,可以满足攻式接球需要,也可以满足守式接球需要;
其七,左置式握拍与右置式握拍,由五根手指和虎口共同调整控制,可以满足右置式握拍需要,也可以满足左置式握拍需要。
该握拍法应用举例:
正手用长胶拍面发长球到对方正手大角,用俯拍左倾拍拍尖朝右前触球,用拇指中指杠杆向下发力,拇指无名指杠杆向左发力。
正手用长胶拍面发下旋短球到对方反手中角,用倒仰拍右倾拍拍尖朝左上触球。
小拇指顶起拍板左部,无名指顶起拍尖,中指顶住拍板右部,让拍尖高于拍柄,球拍左部高于右部。中指向下压拍板,无名指向左推拍板,就能形成俯拍发下旋长球。
正手用长胶拍面发下旋短球到对方正手中角,用仰拍左倾拍拍尖朝右上触球。
拇指顶起拍柄左部,无名指顶起拍尖,让拍尖高于拍柄,球拍右部高于左部,手掌向右上方抬起,拍柄向右上方抬起,食指第二关节用力向左下压拍柄,就能发出正手下旋中角球。
反手用长胶拍面发下旋长球和短球,主要用拇指向右下压拍柄。
正手攻球,拇指中指杠杆向左上发力,虎口无名指向左发力。
反手反拍攻长球,用左置式肩臂杠杆在中远台起拍,用虎口拇指杠杆向右下发力。
反手反拍攻中台球,用左置式肘臂杠杆在中台起拍,用虎口拇指杠杆向右下发力。
反手反拍拧拉台内短球,用左置式腕掌杠杆在底线內起拍,立拍右倾拍拍尖朝下,以虎口无名指杠杆为转轴,拇指小拇指杠杆顺时针转动拍板左部,就能将球拧拉到对方反手中角;拇指中指杠杆逆时针转动拍板右部,就能将球拧拉到对方正手中角。
发布于: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