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配资交流 哲学家如何理解时间?一文梳理

主力配资学习炒股_股票配资学习平台_股票股票配资学习
你的位置:主力配资学习炒股_股票配资学习平台_股票股票配资学习 > 股票配资学习平台 > 炒股配资交流 哲学家如何理解时间?一文梳理
炒股配资交流 哲学家如何理解时间?一文梳理
发布日期:2025-01-01 19:14    点击次数:129

炒股配资交流 哲学家如何理解时间?一文梳理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哲学家是如何理解时间的

作者丨杨寿堪

哲学家是如何理解时间的?

时间是什么?回答既容易又困难。引用奥古斯丁的一句名言:“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是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

的确,时间问题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个难题。为此,古今中外不少自然科学家、哲学家进行了许多研究与探索。1988年至1996年科伦德意志广播电视台举办的《今日哲学》节目中,专门组织了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尔高津和当代著名哲学家罗蒂等人参加的“时间问题”的讨论。一位学者指出:“时间问题无论如何描述,都是西方思想的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几千年(而回答也是不同的),但现在又出现了新情况:在自然科学、哲学、心理学以及神经病学当中,这样的看法开始被接受,即只有在谈论有别于时间的其他东西时,谈论‘时间’才是有可能的。悖论的表述就是:我们建构的‘时间的再发现’存在于这样的发现,即时间是不可能被发现的。”

01.

奥古斯丁主观主义时间观

扫码上图-解锁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S.A.Augustinus,354~430年)是早期著名基督教哲学家。他的主观主义时间观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作为基督教著名神学家,奥古斯丁论证了上帝创造世界与时间。他认为上帝在创造世界之前是无所谓时间的,只有上帝创造了世界之后才有时间,而上帝是超时间性的,上帝是永恒的。上帝“千年如一日”,上帝没有每一天,只有今天,因为上帝的今天,既不让给明天,也不继承昨天。上帝的今天即永恒。

1.奥古斯丁如何理解时间?他首先批判人们的一个传统观念,即把时间分成过去、现在和将来。他指出:我们之所以承认时间的存在,是由于我们知道没有过去的事物,就没有过去的时间;没有将来的事物,就没有将来的时间;如果什么东西都不存在,那么也就没有现在的时间。再从所谓时间长短来分析,所谓时间长短只能就其对过去与将来而言。长的过去,譬如我们说百年之前;长的将来,譬如我们说百年之后。短的过去,譬如说十天之前;短的将来,譬如说十天之后。但是时间过去已经不存在,将来尚未存在,既然如此时间能有长短?那么是否存在现在的长短时间?譬如一百年能否全是现在?百年中无论哪一年置于现在,这一年之前便属于过去,之后便属于将来,所以一百年不能同时都是现在。再看一年是否属于现在?一年十二个月,当下无论是哪个月,仅仅有一个月是现在,其余十一个月已成过去,或属于将来。一天也不是整天是现在,日夜二十四小时,对第一个小时而言,其余属于将来,对最后一个小时而言,则其余已成过去。中间的任何一个小时,则前有过去,后有将来。“而这一小时,也由奔走遁逃的分子所组成,凡飞驰而去的,便是过去,留下的则是将来。设想一个小时不能再分割的时间,仅仅这一点能称为现在,但也迅速地从将来飞向过去,没有瞬息伸展。一有伸展,便分出了过去和将来,现在是没有丝毫长度的。”

2.“我们从小就有人教我们,时间分为现在、过去和将来,我们也如此教儿童。”这是“以讹传讹”。这种分法是不正确的,我们应该说:“时间分为过去的现在,现在的现在和将来的现在,比较确当。”这三类时间存在于我们心中,别处找不到。“过去的事物的现在便是记忆,现在的事物的现在便是直接感觉,将来的事物的现在便是期望。”所以在奥古斯丁看来,所谓过去的时间就是当下人们心中的“记忆”,所谓现在的时间就是当下人们心中的“直接感觉”,所谓将来的时间就是当下人们心中的“期望”。这告诉我们:过去的时间和将来的时间,都是以现在的方式存在着的。譬如我的童年已经过去,属于不存在的过去时间;而童年的影像、童年经历过的许多事情,都浮现在我现在的“记忆”中,譬如我的前景尚未到来,属于还不存在的将来时间,而我常常预先计划将来的事情,设想一个好的预言和前景,这种计划、预言和前景呈现在我现在的“期望”中。

现代西方著名英国哲学家罗素评论说:奥古斯丁的时间观“是主观主义的一种极端的形式。”“我自己不同意这种把时间说成某种精神产物的理论。然而很明显这却是很卓越的理论,值得人们认真地加以考虑。我可以更进一步说,比起希腊哲学中所见的任何有关理论,这个理论乃是一项巨大的进步。”

02.

康德关于时间

是感性先天形式的理论

扫码上图-解锁康德

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年)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的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康德“在近代哲学上恰似一个处于贮水池地位的人,可以这样说,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这个比喻既通俗又深刻。

01. 康德主要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分成两大部分: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建立未来(科学)形而上学。在科学知识成立的条件中又分为感性论和知性论。在感性中康德阐释了先天的时间的理论。“先验感性论”康德论证了数学知识(几何、算术)成立的条件问题,认为数学知识的成立具备两个条件:质料与形式。质料是后天通过人们的经验获得的,形式则是“先天”(apriori)的。数学知识成立的先天条件就是空间与时间。数学知识是通过空间与时间的先天形式对感性质料进行加工整理而获得的。

康德提出的关于空间与时间是感性知识的“先天形式”问题,哲学家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心理学的解释和逻辑学的解释。前者称为“时间在先论”,后者称为“逻辑在先论”。“时间在先论”认为:人的时空观念不是从后天经验获得的,而是先于后天经验,或者说是生而有之的。与此不同,“逻辑在先论”则认为时空观念的先天形式主要是指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的关系来说的,先天形式时空观念是人认识的前提与基础,没有时空的先天形式感性知识就不能成立。

02. 时间是什么?这是关于时间的性质问题。对此康德分为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和“先验阐明”。前者是从本体论上说明时间的性质,后者是从认识论上(从应用上)说明时间的性质。时间的“形而上学阐明”有四点。第一,时间不是从外部经验得来的经验性的概念。恰好相反,要获得经验知识必须以时间为前提,否则就不能成立。 例如我们见到一个物体时为什么会感知此物的新旧、先后以及年代的状态,这是因为人的主体具有时间先天形式,否则根本谈不上感性认识。 第二,时间是一切直观和现象的基础,即时间是直观和现象的先天条件。 我们可以设想在时间中没有现象,但不能设想有现象而没有时间。 这说明一切现象的发生是以时间的先天条件为前提和基础。 第三,时间不是概念而是先天直观。 概念和直观是不同的: 概念是间接和对象发生关系,而且概念是通过许多东西概括出共同特征。 直观形式是直接同对象发生关系,而且直观是单一的个别的。 第四,时间是无限的唯一的整体。 任何划分有确定量的时间,都是把无限唯一的时间人为划分、限制所致。 时间的“先验阐明”,在这里,康德论证了数学中的算术的普遍必然知识可能条件和基础是时间的先天直观形式。 数学知识离开先天直观就寸步难行。 例如,算术的计数作为有次数的相继运动,有规律的计数1、2、3、……无限地进行下去成为可能,必须依赖时间的先天形式。 否则就无法进行下去。

03. 康德在“先验感性论”中论证了时空先天形式是感性知识(几何、算术)成立的前提条件,在“先验知识论”中论证了先天范畴是知性知识(自然科学)成立的前提条件,充分体现了康德哲学中主观能动性思想。我们哲学工作者常在谈论精神(思维)与物质(存在)的关系时,只是抽象地简单地指出精神(思维)对物质(存在)的能动反作用,至于精神(思维)为何能产生能动作用,以及通过什么形式和方法产生反作用等问题却很少谈及,这就是说,在此问题上我们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康德关于时空先天形式和先天范畴的理论具体详细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这是解决物质(存在)与精神(思维)的关系的哲学基本问题上一次重大理论飞跃。我们知道,马克思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认为人们通过实践,使精神转化为物质,从而创立了以实践为主要特征的崭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康德的先验哲学同马克思实践哲学一样,开辟了哲学发展的新路径。

03.

黑格尔关于时间的观念

扫码上图-解锁黑格尔

黑格尔(W.F.Hegel,1770~1831年)是由康德开创的近代德国哲学革命的完成者,他是近代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辩证法大师,这充分体现在其时间观中。

01. 时间是理念外化存在的否定形式。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自然界是理念外化的存在,他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自然界分为三个阶段:力学、物理学和有机物理学。在力学阶段,自然界分裂为两种形式:作为肯定形式,它就是空间;作为否定形式,它就是时间。空间经过这两次否定,从点过渡线,从线过渡面。空间的真理是对各个环节的自我扬弃,而时间正是这种持续不断扬弃的存在,因此空间是以时间为其真理。“否定性这样被自为地设定起来,就是时间。”“空间的真理性是时间,因此空间就变为时间;并不是我们很主观地过渡到时间,而是空间本身过渡到时间。”人们一般的观点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完全分离的,说我们有空间而且也有时间,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哲学就是要向这个“也”字作斗争。

02. 时间是直观的纯形式。时间“正如空间一样,两者皆是精神的客观形式;时间、空间没有什么感性成分,它们是精神表现为客观存在的直接形式,是感性的非感性的形式。”它既是现实物质的环节,又是精神的客观形式。如果把这些规定应用于空间与时间,那么空间就会是抽象的客观性,时间则会是抽象的主观性。

03. 时间是一种变易。“时间是那种存在的时候不存在,不存在的时候存在的存在。”我们说时间是一种变易,即产生和消逝,这就是现实存在着的抽象是产生一切并摧毁自己的产物“克洛诺斯”。(chronos,是希腊神话中的时间神)时间不像一个容器,它犹如流逝的江河,一切东西都置于其中,席卷而去。“事物之所以存在于时间中,是因为它们是有限的;他们之所以流逝,并不是因为它们存在于时间中;反之,事物本身就是时间性的东西,这样的存在就是它们的客观规定性。”即使事物持久存在,时间也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流逝着,事实上一切有限的事物都是有时间的,因为它们迟早要服从于变化,所以它们的持久性是相对的。

时间有三个维度,即现在,过去和将来。它们被规定为时间变易的统一体。但真正的存在是现在,因为现在之所以存在,仅仅是由于过去不存在,而且其存在的非存在就是将来。“因此大家可以从时间的肯定意义上说,只有现在存在,这之前这之后都不存在;但是,具体的现在是过去的结果,并且孕育着将来,所以真正的现在是永恒性。”

04. 时间是连续的量与间断的量的统一。连续的量与间断的量这两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在自身中包含着另一个,因此既没有单纯连续的量,也没有单纯间断的量。由此出发得出著名的论断:“运动恰恰在于:在一个位置同时又在另一个位置,因此也可以说不在另一个位置,而只是在这个位置。”从时空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观点出发,黑格尔批判了古希腊哲学家芝诺否认运动的悖论。认为芝诺否认运动的证明是建立在空间、时间的可无限分割上面,就是说芝诺把空间、时间的间断性加以绝对化,否认连续性。黑格尔在驳斥芝诺否认运动第二个悖论(“阿基里斯赶不上龟”)时指出:人们说到运动总以为物体先在这个地点,然后再走向另一个地点,但实际上物体的运动,它既不在第一个地点,也不在第二个地点,因为如果它在两个地点中的一个地点的话,那么它是静止的。因此“运动的意思是说:在这个地点而同时又不在这个地点。”黑格尔在批判芝诺第三个悖论(“飞矢勿动”)时指出:在运动里,空间被设定为时间性的,时间被设定为空间性的,但是如果把两者孤立起来,把位置只是当成空间上的点,把时间只是当成时间上的点,运动就陷入无法解决的芝诺的悖论之中。由此他认为:“空间和时间在自身都是连续的,自己运动着的物体同时在同一个地点又不在同一个地点,即同时在另一个地点,同样,同一个时间点同时存在又不存在,即同时是另一个时间点。”进而得出结论:运动就是矛盾,运动就是空间、时间的间断性和连续性之间的矛盾和统一。

05. 时间、空间与运动速度密切相关。运动速度离开了一定时间和空间也就不存在。“速度作为运动的量,是与流逝的特定时间成正比例的空间。” “在运动量中速度只是空间与时间的量的关系,可以代替质量;反之,当质量增大而速度相应地减小时,也会产生相同的现实结果。”黑格尔这里以砖石砸死人为例,砖石本身不能把人砸死,只有砖石获得了速度以后,才会产生这样的结果,而砖石之所以具有速度,是由于砖石在一定时间内占有一定空间,因此可以说人是被空间与时间砸死的。由此人们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是一种实在的、可以感觉的东西,这就是力的表现,而力实在的表现,是通过空间与时间这两个环节达到的。

杨寿堪|著炒股配资交流